第五百四十一章 兰陵萧氏(三)-《女帝的传奇相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邦几次战役,弃军逃跑,当时萧何若稍有二心,便可置刘邦于死地,可萧何每次都征发关中兵,补足汉军缺额,刘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,多次转危为安。

    公元前二零三年,项羽也由于连年战争,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。而刘邦的部队,却由于萧何坐镇关中,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,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。

    导致后来刘邦越战越强,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。

    待到消灭项羽、平定楚地后,诸侯联名上《劝进表》给刘邦,推举他为皇帝。

    公元前二零二年二月初三,众诸侯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三百余人,恭听了刘邦即帝位的诏书,刘邦称帝后,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,席间,觥筹交错,君臣共饮。

    刘邦显得特别高兴,曰你们都说实话,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?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?

    群臣众说不一,刘邦后曰你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我不比子房;镇国家、抚百姓、供军需、给粮饷,我不比萧何;指挥百万大军,战必胜,攻必克,我不比韩信。

    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,他们为我所用,所以能取得天下,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去重用,因此败在我大汉朝的手中。

    不难看出,刘邦认为张良、萧何、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,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,其后刘邦论功行赏,定萧何为首功,封他为酂侯,食邑最多。

    诸侯分封完毕,接着是排位次,群臣曰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,身受七十余处战伤,攻城略地,功劳最多,应排第一。

    刘邦已经压过大家一次,重封了萧何,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,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。

    这时关内侯鄂君曰道在楚汉战争中,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,只身逃脱,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。

    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,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,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