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们在奏章中写道,王允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为官尽忠尽诚,宽宏贤能,具有君子的风范和气节。 过去晋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,赦免大臣的罪行,陛下就不能仿效吗,如此王允受命于朝廷,诛讨逆贼,安抚良民,本应论功行赏,加官进爵。 难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,就定他死罪吗,陛下如此不公平地给予他处罚,恐怕有负众望,百官有所不服吧。 灵帝刘宏看完奏章后,便赦免了王允的死罪,但仍下狱重新定罪,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。 可惜由于张让始终从中作梗,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。何进、袁隗、杨赐等三公要员继续上书皇上,要求赦免王允。 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,当时朝中宦官当权,张让阉党凭借权势横行霸道,为所欲为。 刚刚出狱的王允虽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,但因力量有限,只得改名换姓,离开都城洛阳,辗转于河内、陈留之间。 不久灵帝驾崩,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,此时朝廷局势极度混乱,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,阉党张让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,面临覆灭的危险。 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,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以谋张让,王允一到洛阳,就被何进紧急召见,并说明意图。 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,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。 后来情况发生急变,张让集结党羽,用何太后召见何进的名义把何进骗入宫中,趁机伏杀。王允不得不迁任河南尹,暂时逃避张让的嚣张气焰。 张让伏杀何进后,曾奉密召的董卓、袁术等人立即领兵进京,讨杀张让,张让、段挂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。 当时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,他们都不敢护卫少帝,王允立即派遣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少帝,事后,又奉迎少帝回宫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