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永汉元年董卓废掉少帝,献帝刘协继位,王允被拜为太仆,不久迁任尚书令,初平元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,同时兼任尚书令。 王允担任司徒,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,献帝登极后,外戚、宦官斗争仍在继续,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,如火如荼,各地割据豪强也趁机发难,借讨宦官为名,纷纷问鼎中央政权。 整个东汉政权危机四伏,动荡不安,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,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,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。 为了稳定政局,消除混乱,王允和朝中其他忠臣良将一道出谋划策,重新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。 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,迎立少帝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进驻洛阳后,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。 他废旧立新,毒杀太后,广植党羽,培养亲信,统收兵权,控制朝廷,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,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,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。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,党羽众多,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,如果主动出击,只能是以卵击石。 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,甚至顺从董卓,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,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,周密布置。 董卓进入洛阳后,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,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,王允不动声色,顺势归顺,尽量迎合。 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,偏违原则,来换取董卓的信任,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,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,毫无二心。 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,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,无论朝政大小,都托付给王允处理,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