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第一位状元-《鱼乐大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回圣人,孙伏伽在万年县任法曹,无论是勘案,还是审理,都井然有序,万年县刑律政绩斐然。”

    陈叔达道:“臣以为孙伏伽有知律法,懂勘察,且万年长安两县紧邻,难分彼此,他也熟悉民风民情,最合适不过。”

    “嗯,也好!”李渊顿时为之意动。

    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,小小法曹名不见经传,不属于东宫,亦不归附秦王府。

    但这个结果,秦王府欣然接受,至少公正审理,他们并不担心。

    东宫那边自然不答应,李建成不好开口,李元吉则抢道:“承道、承乾受伤,兹事体大,仅仅一个法曹,能否查清楚?是否太过轻率了?

    圣人,儿臣以为,还是让大理寺接管,总领审查为宜。”

    “齐王殿下言之有理,刑部亦难辞其责。”

    让李元吉意外的是,陈叔达没有反对,并出其不意:“不若由刑部和大理寺联合监察,孙伏伽负责具体调查审理。”

    “可高士廉……”

    “高尚书或需回避,但刑部其他人不必,毕竟那是大唐的刑部,而非尚书之刑部。”

    陈叔达沉声道:“在调查清楚之前,案犯还是收押在刑部大牢为宜。”

    话说了这份上,李元吉不便再咄咄逼人,李世民则顺势鼎力支持。

    他很意外陈叔达的反应,多少有点暗中相助的意思,更道出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安排。

    李世民不由在想,陈叔达到底是思维敏捷,临时应变?

    还是早有准备,周详计划?

    反正不管怎样,李渊同意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长松一口气,总算有回旋余地,不至任人宰割。

    李建成、李元吉那边则不免失望愤怒,不怀好意的眼神纷纷瞟向了李世民和陈叔达。

    陈叔达心知肚明,但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没人注意到他胸口的起伏,以及微弱的呼吸变化。

    一番努力,总算把陈鱼留在了刑部大牢,在高士廉的眼皮子底下,至少性命无忧。

    如此,也算不负所托。

    可是接下来的营救,可就没那么容易了……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